记者 王 甜
从秀丽的扬子江,到雄浑的雅鲁藏布江,江苏与拉萨,相隔3800公里漫漫长路,相距3800米海拔落差,却因对口支援而紧密相依。自1994年江苏建立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工作机制以来,至今已有29年。新华日报记者近日跟随采访团走进拉萨,深入了解江苏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如何聚力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文化援藏等重点任务,落实江苏“十四五”援藏项目规划,在助力拉萨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程中,书写走在全国前列、富有江苏特点的绚丽篇章。
兴产业、促就业,同心浇灌共富花
(资料图)
产业兴,则就业稳、百姓富。发展产业是受援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
去年6月江苏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开展援藏工作以来,始终把产业援藏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把握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我省产业优势,推动受援地相关产业完善链条、扩大规模、提质增效。
打造牦牛全产业链,
“高原之舟”成致富之宝
拉萨市林周县,藏语意为“天然形成的沃土”。在这里,广阔的高山草甸形成天然草场,成为高山牦牛的理想家园。也是在这里,西藏首个全产业链综合性农牧示范园区——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落地,4000多头品质优良的牦牛得以在此栖居。
青藏高原牦牛数量多、适应性强,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畜种,被誉为“高原之舟”。“传统粗放型饲牧管理和经营方式,使得牦牛饲养周期长、种质资源不断退化,经济效益也较低。”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肖军介绍,为了提升当地牦牛品质,示范园从全国选育优良牦牛品种,将当地品质较差的“架子牛”进行回购,更换成由示范园培育、品质更为优良的小牛。“从去年起,我们陆续回购了1000多头‘架子牛’,换成更适合当地的牦牛品种给牧民饲养。”
记者了解到,选育的小牦牛明显比当地传统小牦牛体格健壮,出栏时间也将从过去的七八年缩短到5年左右,越来越多的当地老百姓接受了新型养殖繁育理念。
“江苏共计投入1.5亿元援藏资金,使牦牛产量、品质、效益显著提升,更成功带动2000多户农牧民转变养殖方式。”肖军说。去年6月起,江苏援藏干部还在林周县筹建牦牛产业研发和服务中心,用于牦牛制品精细化生产、加工和销售。
牦牛全产业链的打造,让林周县委常委、副县长洛旦对未来充满期待,“目前牦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已相对完善,这次江苏援建的牦牛产业研发和服务中心,对牦牛第三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可提升牦牛产业附加值,提高百姓养殖牦牛的热情,增加他们的收入。”
因地制宜促进就业,
“天边之乡”迎发展契机
在南京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今年28岁的墨竹工卡小伙土旦扎西如愿以偿地成为当地陶瓷厂的一名工人。
“天边之乡”墨竹工卡县拥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塔巴陶瓷是当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统的塔巴陶瓷制作分散、生产规模小,加之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相关制作技艺正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江苏援藏干部积极探索塔巴陶瓷“活化”之路,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
土旦扎西工作的陶瓷厂——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厂,位于由南京市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规划援建的格桑花开产业园。陶瓷厂有两个厂房,既满足了陶瓷制品的批量化生产需求,也提供了“活化”非遗的基地。陶瓷厂负责人仁青达瓦介绍,陶瓷厂工人都会到南京接受技术培训,如今上岗的已有近30人,人均月工资近4000元。
在完成园区一期建设后,江苏又投入5767万元援藏资金,将格桑花开产业园区二期建设项目纳入江苏援藏“十四五”重点项目计划。“园区将为当地大学生以及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农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渠道。”南京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宋建说。
6月的曲水县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里,各色果实挂满枝头,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作为江苏省重点援藏项目,在一批又一批江苏援藏干部人才助力下,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管理技术也不断提高——从原来的65亩雪桃基地,发展成如今占地2万余亩的一二三产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也成为曲水县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
泰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曲水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明介绍,目前在园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50人,园区每年吸纳农牧民临时工1000多人,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向全县推广经济作物10余种,为全县农牧民增收近3亿元。
呵护脆弱生态环境,
高质量援藏向“绿”行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脆弱而敏感,独特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我们来到拉萨后,发现当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承载力低,一旦遭到破坏,治理和修复难度非常大。”镇江市援藏工作组组长,达孜区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区长汤杲表示,保护当地生态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是援藏干部人才的重要任务。
在拉萨市达孜区,塔杰乡一体化牧草加工厂项目正热火朝天地施工。“我们建这样一个牧草加工厂,就是希望在夏天把当地农牧民富余的牧草收集起来进行深加工,到冬天再提供给养殖场或农牧民,以应对彼时饲料不足的困境。”汤杲介绍,这样也可以达到有序放牧的目的,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注意到,该牧草加工厂就建在当地一家大型养殖场附近。养殖场总面积近70亩,饲养着近4000头牛,牧草需求量很大。“精细加工后的牧草为粉末或颗粒状,方便打包存储,弥补了以往‘靠天养’的不足。”拉萨市达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扎西介绍,加工厂建成后,每天能加工牧草25吨左右,可满足塔杰乡乃至整个达孜区冬季牧草需求。
在达孜区,江苏援藏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洋河朗热酒村项目正马不停蹄地建设中。该项目将打造集研发、生产、服务、销售、展览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青稞酒产业生态圈,带动种植、投资、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集群发展。“项目规划用地167亩,总投资达10亿元,将极大地完善和提升当地产业集聚能力与发展水平,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汤杲介绍。
解民忧、惠民生,苏拉携手暖人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直以来,江苏援藏干部人才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80%以上资金向基层和农牧区倾斜,让援藏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
“安居”更“乐居”,
构筑百姓幸福家园
拉萨市曲水县是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交汇之地,盛夏的高原在这里展现出最美的姿态——白云悠悠,水草丰茂。在曲水县才纳乡协荣村村口的滑梯旁,56岁的村民巴桑措姆正带着孙女玩耍。不远处,三五头牛安静地卧在居民楼旁的牛圈里,旁观大大小小的车辆在干净整洁的路上来往。
而在3年前,村里的环境还不是这样。“以前我们这到处尘土飞扬,一下雨路上都是泥,走两步就脏了一身。”巴桑措姆回忆道。
2020年起,江苏援藏队伍先后投入两批援藏资金,完成了协荣村“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生态宜居建设工程,新建道路近3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7675米,此外还实施了村庄亮化、绿化工程,新建停车场、休闲观景广场等附属工程。
“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长久以来村民出行不畅、生活生产环境比较脏乱、没有固定文化活动场所等问题,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泰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曲水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明介绍,如今的协荣村作为美丽乡村“样板村”,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光旅游村庄。
站在具有“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称的318川藏线旁,茶巴拉乡第一书记丁增格来难掩激动之情。原来,总投资近800万元,上下3层、建筑面积近2400平方米的曲水县乡镇邻里服务中心即将开门营业。
“这里一直没有综合性的商业场所,老百姓买东西有时需要开车半个小时到隔壁镇上。”丁增格来介绍,即将营业的邻里服务中心填补了茶巴拉乡没有现代化商业场所的空白,综合了超市、理发店、药店、餐饮店等,可以一站式解决百姓生活需求。因为紧邻318国道,邻里中心可辐射茶巴拉乡以及周边乡镇共计4000多名居民。
“输血”到“造血”,
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改变西藏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近年来,江苏招引援藏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管理经验带到拉萨,在“传帮带”中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能来这上学,我非常开心,觉得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高二学生白玛央宗卓嘎至今还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她说,这里的学生都以考上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为荣。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是一所由江苏投资建设的全日制、寄宿制、示范性完全中学。2019年学校成为西藏自治区首批示范高中,2020年入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如今,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已成为许多拉萨家长热切的期盼。
“每位援藏教师都与当地教师进行了‘青蓝结对’,指导制定年轻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提升当地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校长、江苏援藏教师殷飞介绍。当地教师次旦央吉和江苏援藏教师吴苏东结对,在平时的教研中,吴苏东经常和她探讨语文教学的思路及理念。正是在吴苏东帮助下,次旦央吉顺利完成了全自治区初中骨干教师的公开示范课。
在一代代援藏人的接续奋斗下,多年来,江苏教育援藏工作已经实现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各门类教育全覆盖,援藏教师数量居全国援藏省市前列。
互相“串门”的脚步勤了,彼此的心也贴得更近了。今年5月,由拉萨市委市政府主办、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等单位承办的民族歌舞汇演《拉萨情》在南京、镇江、泰州、苏州四市巡演,来自西藏的50多位艺术家献上了一场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视听盛宴,4800多名江苏观众现场观看,谱写出苏拉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的新篇章。
江苏援藏干部、拉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浩一直跟随《拉萨情》在江苏巡演,在他看来,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族人民相互沟通,增进彼此友谊,“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两地的交融互动,更弘扬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旋律。”
近年来,苏拉两地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原创音乐剧《天梦》、拉萨2023年藏历水兔新年电视联欢会等成功展演、举办,双方经常就剧目策划创作、人才培养、文化推广等进行深入探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走亲戚”式的文化交流合作模式。
不仅如此,苏拉两地青年交流也愈加频繁。拉萨青年志愿者江苏培训交流活动于近日在南京和苏州成功举行,来自拉萨各地的志愿服务工作者共计32人考察调研南京和苏州9个志愿服务典型点位。活动拓展了拉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思维,有力增进了苏拉两地青年志愿者的交往、交流、交融。
“对口援拉近30年来,江苏全方位支援拉萨各项事业发展。通过援藏的桥梁纽带,两地人民之间结下了深厚情谊。”江苏援藏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陈静表示,将进一步促进苏藏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援藏体系,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鲜艳。
对于林周县老百姓来说,在家门口看到来自苏州的医生早已不是梦想。2021年,江苏援藏投资300万元在林周县人民医院建设了拉萨首台套远程超声诊断系统。该系统以远程超声机器人和5G智能设备为核心,可实现苏州—林周、县区—乡村实时超声扫描。
“憋气,肚子鼓起来,放松,再鼓起来……”视频那头,苏州市立医院超声中心主任邓学东正手握操作杆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视频这头,连着超声探头的机械臂正根据邓学东的动作方向、幅度,在当地村民胡大爷腹部移动。“我们将患者情况汇总后,与苏州医院对接,苏州专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远程超声检查。”江苏援藏医生、林周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葛劲超介绍,目前两地已开展近50例远程诊疗。江苏援藏医生还通过教学、培训等方式,指导当地医生,规范当地诊疗流程。
“崎岖路”变“幸福路”,
修路建桥助力乡村振兴
牛羊成群悠然走过,村民开车去县城一路平整通畅……2022年,连接林周县连巴村和卡优村的村道,由原来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
“之前一到下雨天,路上就有许多积水,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现在,人、车、牲畜都可以直接沿着这条路到林周县城了。”卡优村党支部书记格桑朗杰介绍,这条长5.36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让227户村民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出行烦恼。
“道路的建成不仅完善了乡村路网体系,而且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明显效益。”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肖军介绍,“幸福路”工程解决了农牧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也为百姓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就业选择。江苏“十四五”规划中,计划投入援藏资金8010万元,改建32.3公里农村道路、20余座农村桥涵,惠及农牧民4万余人,让群众出行的“崎岖路”变成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2020年,南京市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的“溪桥工程”启动。“高原地势复杂,每逢雨季溪水湍急,危险事故时有发生。”墨竹工卡县吉古村村民米玛告诉记者,很多溪流横在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上,村民们把木板铺在石头上做成简易板桥,但汛期雨一大,这种桥极易被冲毁。“溪桥建成后,我们去县城买东西、孩子上学,都方便、安全多了。”
“溪桥全部采用‘装配式’水泥桥,解决了土石桥易损毁、易断通的难题,减少了安全隐患。”南京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宋建介绍,“溪桥工程”已进行两期,如今100座便民溪桥已经覆盖全县8个乡镇、40个行政村,惠及农牧民群众1.46万户,被当地农牧民称为“连心桥”“暖心桥”。“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桥梁专业养护队伍建设,并积极推进便民溪桥三期工程。”
全方位、立体式,文旅“三交”情意真
“镇江结对援建达孜20多年了,很多镇江援藏人员笑称达孜是‘镇江第九板块’。”在拉萨市达孜区近日主办的“万人走进西藏 相约云上达孜”推介会上,达孜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童晋美由衷感慨。
2018年,达孜区就启动了“万人走进西藏 相约云上达孜”活动。如今,该活动已成为达孜区乡村旅游重要品牌。“达孜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相信对镇江乃至江苏游客都有着独特吸引力。”镇江市援藏工作组组长,达孜区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区长汤杲说,该活动平均每年为达孜区带来游客近3万人次,“期待通过这次推介会,结合系列优惠政策,更好地宣传推介达孜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让更多游客走进达孜。”
6月26日北向资金增持41 24万股名创优品(09896 HK)。近5个交易日中,
直播吧6月26日讯据Relevo报道,米兰有意引进瓦伦西亚中场尤努斯-穆萨。
金庸经典之作《倚天屠龙记》,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因为不断被翻拍
一、题文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二、解答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
大烨智能6月26日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曾治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
X 关闭
X 关闭